十八世纪末英国首相威廉•皮特在一次演讲中遗留下千古名言:“臣民的茅草房,风能进,雨能进,国王不能进。”言下之意是:“即使是最穷的人,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。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,暴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,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,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,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间烂了门槛的破房子”。表达了那个时代大不列颠对个人财产权的敬畏,深刻地揭示了个人权利以及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。后来“风能进,雨能进,国王不能进。”为各国高等学府法学教学实践中纷纷引经据典的名言,成为各国有关宪法、法制史等教科书的必备和重要的内容,更是成为各国法律人常用的法谚。
威廉•皮特的“风能进雨能进,国王不能进”名言,在德国近代史上演绎着这样的一个感人和难以置信的美丽故事。
十九世纪中期号称“军人国王”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,在一个风和日丽春天里,这位日夜操劳、到处奔波的国王终于有一点点闲暇的时光,站在宫殿的顶层上,远眺着波茨坦市的全景,但他的视线却被紧挨着宫殿的一座磨坊挡住了。如此影响市容的建筑,让这位兴趣盎然的国王极为扫兴。同时考虑到一百多年以后波茨坦公告要在这里签署,于是他想拆掉这座建筑。虽号称军人国王,但对自己的子民毕竟还是热爱有加的,没有想到首先行使所谓公权力或行政权。而是他派他手下的大臣前去与磨坊的主人协商,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房。不料这个磨坊心里丝毫没有卖的意思,一点不把国王意愿放在眼里,就认一个死理:这座磨坊是从祖上传下来的遗产,同时也是一家人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,不能在我手里败掉。大臣便软硬兼施,软的讲大道理许高价,硬的敬告威胁。虽经多次协商终而无果。要知道这里可是一个国家的形象,来这儿的外国首脑、外交官员可多了。可这个老汉始终软硬不吃。终于国王发怒,这才行使公权力派手下把磨坊给拆了。有趣的是这个在我们看来是所谓的钉子户拆迁时倒很配合,表现出中世纪典型的绅士风度,好像很胸有成竹,既没有哭天喊地,骂爹骂娘,也没有上威胁要自杀。他站在一边心想:虽然您是一国首脑,但普鲁士的法律是公平的,我相信法律。
第二天这个倔强的老人,居然就在当地一家法院一纸诉状把国王告上了法庭,地方法院居然受理了,并进行了公平、公正地审理判决,结果显然是国王败诉,国王必须恢复原状,赔偿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。国王虽贵为一国之君,本来是为了公共利益想办件好事,但拿到拿到判决书后,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也只好遵照执行。而那个磨坊主从此在他的小磨坊里,日复一日地磨他的面粉维持生计。
后来两个当事人都相续离世了,轮到磨房主的儿子想进市中心繁华地段经商,要把磨房给卖了,不由地想起了那个老买主,就给继承人--威廉二世(德意志帝国的末代皇帝)写信表达了出卖磨房的意愿。威廉二世给他回了信:“我亲爱的邻居,来信已阅。得知你现在手头紧张,作为邻居我深表同情。你说你要把磨坊卖掉,朕以为期期不可。毕竟这间磨坊已经成为我德国司法独立之象征。理当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的名下。至于你的经济困难,我派人送去三千马克,请务必收下。如果你不好意思收的话,就算是我借给你的,解决你一时之急。你的邻居威廉二世。”
就这样那个磨坊保存至今,并作为德国司法独立的象征。代表了一个民族、国家、社会对法律、人权、私人财产权的坚定信念,象一座丰碑屹立在德国的大地上,更久久地印在德国人民的心中。
有趣的是,作为回应或叫着轮回吧,二战时期英国在与德国法西斯作战时候,也演绎着真实的同样故事,那就是在德国连续多日轰炸下的非常时期,英国的军方要征用一块地修建军事基地,可被征用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就是不同意,于是全英国人民都对那一户人家给予了极大的谴责,并要求军方强制拆迁那一户,但是首相丘吉尔说:“我们打仗的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及财产不受伤害。如果我们拆了他的房子,我们打仗还做什么。”就这样首相丘吉尔否决了“强拆”的意见。